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主創談《沉默的榮耀》:於無聲處聽驚雷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“演英雄不是復刻符號,而是要走進他們的生命裡,讓角色帶著血肉站在觀眾面前。”那志東談及飾演陳寶倉將軍的經歷時,言語間滿是敬畏。11月4日,隱蔽戰線題材劇《沉默的榮耀》聯合導演趙文赫、演員那志東共同亮相“青春華章·青知講說人”活動現場。兩位主創圍繞作品創作中的角色塑造、劇情打磨與精神內核,與現場青年觀眾深度交流,揭秘這部作品打動人心的密碼,傳遞革命先烈的信仰力量。


為精准詮釋這一角色,那志東不僅查閱了海量史料,還輾轉聯系到烈士家屬,挖掘出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故事。

“陳寶倉將軍1938年在宣城戰役中右眼失明,回家休養的3個月,是他的子女一生中和他相處最久的時光。”那志東說,這個細節讓他讀懂了英雄“舍小家為大家”的抉擇與擔當:劇中,陳寶倉遭受酷刑後拖著傷腿放風,路過關押學生的牢房時,總會微笑著說“堅持住”,地上拖出長長的血痕——這一場景便源自當年獄中學子的真實回憶。


飾演吳石將軍女兒吳學成的小演員呂晨悅的故事,讓那志東深受觸動——小演員拍攝時曾追問編劇“吳學成後來怎麼樣了”。當得知其因父親的革命事業一生辛苦支撐家庭卻始終堅定時,當場泣不成聲。“孩子的真情流露提醒我們,只有先被英雄事跡打動,表演才能有溫度、有力量。”

導演趙文赫坦言自己的職責是為演員搭建“沉浸式創作場景”。在師傅楊亞洲導演的帶領下,通過查閱大量資料,盡可能理解那個時期的社會環境和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感,充分還原那個時代的氣息。只有讓真實的時代背景呈現出來,才會產生准確的人物關系和人物形象。

“拿到這個厚重的題材時,我們青年創作者如履薄冰,唯一的目標就是最大化還原烈士事跡。”趙文赫坦言,《沉默的榮耀》能獲得青年觀眾的廣泛喜愛,既在意料之外,也在情理之中。“意料之外是因為創作時我們從未預設熱度,只想著如何把英雄故事講好;情理之中則是作為年輕創作者,當我第一次看到這4位烈士的故事,並了解到這些真人真事時,就已經被震撼,只要我們足夠真誠、敬畏,就一定能打動觀眾。”


趙文赫透露,在跟隨楊亞洲導演多年的創作經歷中,一直避免刻意煽情,而是讓那些看起來離今天很遙遠的人,用一種我們看得見摸得到的形式,真正走進觀眾的內心。“比如劇中在監獄的最後時刻,朱楓拿起手中的玫瑰時,回歸到一個女人的屬性,聶曦把孩子照片還給妻子時的不舍,回歸到一個父親與丈夫的角色”。

劇集播出後,那志東多次前往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祭奠。他看到許多人自發前來緬懷先烈。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專程從南方趕來,見到他後,激動地請求合影,說自己每年都要來看望烈士,只為銘記這份犧牲與奉獻。


這些場景讓那志東對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:“陳寶倉將軍曾寫下‘江山浮碧血,日月照丹心。生當報國日,桴鼓忘家愁’。這就是他們那代人的信仰寫照。劇中的英雄們用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,我們隨手一翻的史料,就是他們的一生。下筆太重怕驚擾先烈,太輕又怕道不盡他們的壯舉,他們面對的是黑暗與光明的抉擇,而這種無愧於心的信念,對當下年輕人同樣重要。”

趙文赫則從創作角度解讀信仰的表達:“我們沒想用說教的方式來敘事,而是通過角色的行動傳遞信仰力量。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,於無聲處聽驚雷,是我們的創作風格。吳石淡淡的一句‘若一去不回,便一去不回’,陳寶倉受酷刑後吃著肉夾饃吟誦詩歌,這些細節比直白的表達更有沖擊力。”他認為,年輕觀眾之所以能被作品打動,本質上是先烈們真實的行動踐行了“舍生取義”的信仰和情懷。

來源:中國青年報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3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22 秒